医药科技
-
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难点破题
本报讯 记者 张磊 近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梁廷波教授团队在肝癌、胰腺癌以及十二指肠肿瘤等局部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1... -
帕金森病早诊有新法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9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新方法,其观测大脑深处纹状体微结构的灵敏度比常见的核磁... -
“多变”免疫细胞有助研发新冠疫苗
据新华社悉尼8月24日电(记者 郝亚琳)澳大利亚一研究团队的新研究发现,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细胞)在人体不同组织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和行为,这一发现可... -
肺纤维化治疗找到新思路
本报讯(通讯员 王瑗瑗 张蕊 记者 郝金刚)近日,山东大学药学院姜新义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合作,构建了一种可吸入的... -
地高辛的软骨保护作用被发现
(特约记者 严丽 通讯员 曾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雷光华教授团队与纽约大学刘传聚教授团队合作,在骨关节炎发病机理与临床防治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近日,该研究成... -
骨密度扫描有助揭示痴呆症风险
据新华社悉尼7月18日电 (刘诗月)澳大利亚伊迪斯考恩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腹主动脉钙化程度可揭示老年痴呆症的患病风险,评估腹... -
“未来诊室”探寻就医“更优解”
本报讯(特约记者 宋迪文)未来医院会“长”什么样?无桌腿的弧形诊桌犹如漂浮在诊室中央;患者拥有了一块专属的信息共享电子显示屏;诊桌上精巧简洁的一体机代替了医生工... -
心脏搭桥患者心肌损伤改善有新法
本报讯 (记者 张晓东 特约记者 王睿 通讯员 陈佳琦)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心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在为一名重症冠心病患者行冠脉动脉旁路移... -
英国 牛津大学疟疾疫苗研究获新进展
据新华社专特稿 英国刊物《柳叶刀·传染病》日前刊载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依据英国牛津大学研发的疟疾疫苗最新临床数据,受试者接种这款疫苗的加强针后,能够将疫苗保护效... -
专家找到Ⅲ期肺癌治疗新方案
(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郝黎 靳婷)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牵头设计开展的一项研究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表。该... -
新研究:人在清醒时大脑也会“放空”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合众国际社网站报道《新研究显示,清醒时走神是自然现象,类似于大脑下线》。文章提出,欧洲研究人员开展的大脑成像研究... -
新研究或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新华社东京1月24日电 (记者 钱铮)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和同行发现中链脂肪酸可通过一种免疫调节受体来保护肝功能,这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 -
东亚人面部遗传进化机制被揭示
(记者 孙国根)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金力教授团队携手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开展了东亚和欧洲人群面部形态差异的遗传变异研究,从遗传与进化... -
治疗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了新思路
(通讯员 韩愈 王奕璇 特约记者 朱广平)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团队研究发现,GRK4-RIPK1轴促进肾小管程序性坏死,靶向抑制肾脏... -
这些新指标,有望用于肿瘤筛查
(特约记者 程守勤 通讯员 钟健轩 王倩)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吴国球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分子肿瘤》上发表文章,重点阐述了液体活检技术中的标志物... -
小巧“基因魔剪”有望精准治疗遗传性耳聋
(特约记者 孙国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研究员、李华伟教授和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杨辉研究员合作,研发出新型的小巧“基因魔剪”,改善了动物模型的听力。这... -
中国医生脑出血研究成果改写美国指南
(特约记者 龙利蓉 张立斌)近日,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版《2022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琦教授的多项脑出血原... -
皮肤成纤维细胞参与白癜风发病
(记者 高艳坤)近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陈婷研究团队,揭示了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白癜风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是唯一必需的能招募和激活自体活性CD8﹢T... -
手术机器人:突破手与眼的局限
开栏的话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鼓励研制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康复等医疗机器人产品... -
阿尔法射线可“扶正祛邪”抗肿瘤
(特约记者杨静)日前,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余飞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生物材料研究》上发表了基于阿尔法射线的免疫协同疗法在治疗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报道了阿尔法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