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
免疫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通讯员 富祯祯 记者 郑纯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研究院史鹏、基础医学院沈啸和谷岩3个研究组,从高血压这一发病率极高的症状出发,一路顺藤摸瓜,最终... -
国产ECMO成功救治猝死患者
(特约记者 李哲 通讯员 焦德芳)日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应用天津大学主导研发的首套国产急救转运型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成功救治一名猝死患者。... -
腹腔镜辅助全肝移植术获突破
(记者 张晓东 特约记者 王睿 通讯员 刘炳圻)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外公布世界首创腹腔镜辅助全肝移植术的研究及应用过程。据悉,11月... -
古基因组学研究斩获了诺奖
□ 记者 王潇雨我们从何而来?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北京时间10月3日,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因“在灭绝古人类基... -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减少了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郝黎 张玲玲 靳婷)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近期为一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手术一周后,该患者每天需要服用... -
研究人员尝试靠AI“听出”感冒
据新华社微特稿 印度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根据声音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患上感冒,准确率可达约70%。印度苏拉特国立技术学院研究人员说,人在讲话时声带... -
低钠盐有助于降低中风和心脏病风险
据新华社悉尼8月14日电(刘诗月)澳大利亚等多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低钠盐有助于食用者降低中风或心脏病风险。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版·... -
特定唾液蛋白或有助阻遏新冠感染
据新华社微特稿 日本大阪大学一个团队7月6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唾液中所含特定蛋白可能有助于阻遏人体细胞感染新冠病毒。据研究团队介绍,人步入老年后,唾液分泌量逐... -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或有新策略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王广兆 王懿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带领临床科研团队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铁死亡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 -
自动给药胶囊可提升药物递送效果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日前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衔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可口服的自动给药胶囊,能穿过消化道黏液屏障,增... -
扁桃体菌群失调 免疫反应易紊乱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林苗苗)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其产生的淋巴细胞和抗体发挥着抗细菌、抗病毒等防御功能。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扁桃体菌群与肠道菌群类... -
我国科学家团队揭示H5N1禽流感病毒进化全貌
据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 闫睿)记者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陈化兰院士团队在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 -
接种新冠疫苗后感染者可产生精英抗体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哲 通讯员 吴军辉)我国学者从接种疫苗后发生奥密克戎毒株突破感染的康复者体内,分离得到了一批广谱强效的精英抗体,这些精英抗体可以高效中和包括...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有新选择
本报讯(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沙丽娜)近日,在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团队对其完成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畸胎瘤宝宝得救了
本报讯(特约记者 姚秀秀)近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母胎医学团队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儿外科专家,成功救治一位骶尾部长有巨大畸胎瘤的新生宝宝。该宝宝出... -
肠道菌引起女性抑郁症机理获揭示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杜巍巍 通讯员 邹亚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艳、王高华、刘忠纯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阐明了肠道中的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在女性抑... -
辅助机器人:医生身边的小助手
□本报记者 杨世嘉 首席记者 姚常房目前,无论是在大型医院,还是在乡镇卫生院,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的“身影”越来越多,“机器人﹢辅助检查、诊断”作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
新技术可手术中照亮患者神经系统
据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25%的头颈手术最终会对患者的面神经造成损伤。当谈论前列腺手术时,这个数字会变得更糟:神经损伤发生在多达80%的病例中,结果是给患者造... -
脓毒症治疗“中国方案”被证有效
本报讯 (特约记者 程守勤 刘敏 通讯员 黄立维 王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邱海波教授牵头的研究显示,早期脓毒症患者连续5天,每12小时静脉输注血必净... -
“最毒乳腺癌”免疫治疗或有新突破
(特约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胡欣 王广兆 王懿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胡欣研究员、狄根红教授领衔的团队,经多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