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不是口号而是行动,需要多方持续发力
(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临床营养行动是《国民营养计划(2017 - 2030年)》的六项重大行动之一,但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从政策到执行、从认知到行动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临床营养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还需要多方持续发力。8月23日,在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主办的2025国民营养计划临床营养行动大会上,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临床营养行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汉平表示。
临床营养:价值凸显与现状挑战并存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提到,临床营养关系到全民健康,健康理念正从疾病治疗逐步向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而临床营养作为预防为主健康策略的核心要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临床营养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表示,营养与免疫力紧密相关,是抵抗疾病的根本。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临床营养治疗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作用不可替代。
2023年我突发急性坏死性直肠炎,使用高营养密度的特医食品后效果显著,是临床营养食品的获益者。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志强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长期处于临床一线的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东辉也深有体会,临床营养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康复中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来看,利好政策未充分落地临床实践,营养治疗价值未完全转化为疗效,一线治疗地位也未全部落实。石汉平认为,临床营养的价值凸显与现状挑战并存。
多方聚力:共探临床营养行动路径
临床营养行动该如何推进?石汉平给出了答案。一是要再次认识营养治疗的科学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营养驱动和支撑;二是重新认识其多维价值,临床营养学是所有临床医学的基础,营养治疗是临床治疗学的基石,营养治疗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经济等多维度价值;三是推动教学与人才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应优先学习营养,开展亚专业博士学位教育。
此外,还包括强化升级营养诊断和治疗、建设无饿医院、创新提升临床营养研究、明确临床营养科业务边界、建设高水平学术平台、将临床营养科纳入医院科技量值排名等。
食品在临床营养中也有重要使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认为,食品是营养物质载体,应依托中国食品科技实力,研发多元、满足不同病种需求的特医食品。同时,特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的引领与规范。
江苏淮安在特医食品发展上探索出独特模式。淮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林小明表示,营养健康是民生基础和产业发展关键,淮安将特医食品产业纳入全市特色经济产业集群,推进政企协同,打造产学研用闭环,开展特医食品四进(进社区、进养老机构、进学校、进药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特医食品的患者可及性。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