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品价格上万,文玩玉米怎么火了?
(健康时报记者 张爽)心情不好就盘它!盘它!盘它!近期,盘玉米火了。随着不断地盘,手上的油汗渗透进玉米纤维,最终玉米表面就出现一层透亮的包浆,如玉润质感。
据了解,文玩玉米是一种人工培育的真玉米,不同于一般的食用玉米,颜色更丰富、外形更小巧。当前,市面上主流的文玩玉米有爆裂玉米和宝石玉米两个品种,原产于美洲,不同于常见的甜玉米和糯玉米,它们的口感更硬。
盘玉米这类现象之所以能迅速流行,这背后既有大众情绪文化心理的变化,也离不开商业炒作的推波助澜。10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梅志罡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玩从过去象征身份地位的圈子文化,逐渐大众化,开始成为一种物化的心理寄托。如今的年轻一代参与盘玩,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心理价值的追求,通过物品寄托心理状态或进行心理暗示,类似于手中转笔以帮助思考,盘玩也能起到一定的情绪安抚作用。
文玩玉米的火爆在销量和价格上均可见一斑。据时代财经报道,某网络生鲜平台推出折后9.9元一根的文玩玉米一周后,销量较首日猛增300%。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检索还发现,不少颜色独特的精品玉米串,价格可达上千元,部分稀有品相甚至被炒到上万元。为了把玩方便,更快盘出包浆效果,部分商家还配套推出了盘玩手套、毛刷、养护油等周边产品。
梅志罡认为,从大众层面看,盘玉米这类风潮往往是一阵风,正如其他流行文化一样,也会经历从小众到破圈,最终回归小众的过程。商业化的炒作则推动了这一循环,一旦某种物品开始被盘,便迅速商业化,出现不同价位的产品,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文玩盘玩行为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但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化与商业文化的推动下,盘玩对象变化频繁,不断出现新的流行物品,从核桃、菩提果,再到如今的玉米,有些随风而逝,有些则沉淀为经典品种。梅志罡最后表示,在万物皆可盘的文玩圈中,盘玉米等行为更多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外化,寻求内心的安定,或是满足从众心理等心理状态的追求。不过,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参与的同时,更应坚持内心的选择与文化的本真。
(责编:荆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