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细胞食物”揭示T细胞代谢途径
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特定类型的T细胞功能的代谢途径与之前认为的不同。这一发现背后的关键方法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免疫学》杂志上。 ... -
“减毒”放疗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
科技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鼻咽癌多学科诊断与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骏教授团队牵头,联合佛山市第一人... -
人类泛基因组首个草图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杂志发表了人类泛基因组参考的“初稿”,这一集合旨在最终代表人类这一物种中尽可能多的DNA序列。该研究为人类基因组... -
自主创新“定制”骨骼助患者挺直脊梁
“没问题!之前的症状都没有了……”近期,一位患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门诊复诊时这样表示。此前,该患者接受了椎体置换手术,手术植入了纯国产的“自稳型”3D打印钛... -
我学者人工合成“抗病毒系统”
一个全新的抗病毒思路让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学领域的顾问委员、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王林发感到出乎意料——居然可以将生命机体中侦测病毒的能力改装成一个“元器件”,并用它合... -
又一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靶点被发现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一直以来,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堆积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原因。6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厦门大学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 -
“人畜共患病项目”揭示人类基因组独特之处
从两克重的大黄蜂蝙蝠(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到重达数吨的鲸鱼,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6000多种哺乳动物差异很大。在过去的1亿年里,它们几乎适应了地球上的每一... -
头发变白或因干细胞“卡住”了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项由美国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新研究表明,毛囊黑色素干细胞(McSC)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在毛囊的生长室之间移动,... -
“肠道芯片”促进对微生物学理解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发表于新一期《APL生物工程》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设备——肠道芯片,... -
对抗癌症的五大新利器
人类最终能在抗癌这场持久战中取得胜利吗? 科学家最近在医学等领域取得的进步为人们应对癌症增添了一些新武器,其中包括个体化基因疗法、人工智能筛查、简单的血液... -
我科学家发现影响胰腺癌进展新机制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衣晓峰 罗岩 徐旭 记者李丽云)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
新疗法有助免疫系统根除脑肿瘤
科技日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刘霞)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帮助免疫细胞从血管中进入肿瘤,杀死癌症细胞。这一方法有望改善胶质母细胞瘤的治... -
科学家设计基因调控回路延缓衰老
人类的寿命与个体细胞老化有关。3年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破译了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机制。在确定了细胞衰老过程中遵循的两个不同方向后,研究人... -
“过劳肥”大脑机制揭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人感到“压力山大”时,一份高卡路里的零食似乎是一种慰藉,但这样的“搭配”并不利于健康。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上的论文,澳... -
科学家找到乳腺癌细胞的淋巴转移通路
我们团队发现乳腺癌转移细胞在“跑”向腋窝淋巴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细胞能量代谢模式,从而支持自身突破转移路径上的各种障碍,最终完成远端转移。 余科达... -
AI算法非侵入性筛查试管婴儿胚胎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最新一期《柳叶刀·数字健康》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AI)算法,可避免... -
肥胖会破坏大脑对营养物质应答
科技日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代谢》杂志1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对特定营养物质的应答在肥胖个体中会减弱,而且减重后也不会恢复。研究... -
超声波让动物陷入“可控长眠”
《自然·代谢》5月2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定向头部的超声脉冲可诱导在小鼠和大鼠中出现可逆的冬眠样状态。这一非侵入性方法暂时激活了脑中的神经细胞,导致... -
阻止两个蛋白结合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院杨宝峰教授团队首次发现干扰p53和ASPP1蛋白的相互作用,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
专家: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最好在5天之内使用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问,在抗病毒救治中,小分子药物主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