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物还能吃吗
近段时间,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传言满天飞。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消息,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 -
不用药物抑制艾滋病病毒新线索揭示
科学家几十年前就发现,有些艾滋病患者能够在没有任何药物帮助的情况下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缘由一直未被揭示。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异常强大的抗... -
两万年前坠饰复原出古人类DNA
《自然》杂志3日报道一项创新DNA提取技术,科学家从一个约2万年历史的鹿牙坠饰中,复原了古代DNA,表明它可能曾被一名有亚欧大陆北部血统的女性所佩戴。这种非... -
禽流感病毒突变或增感染人类风险
近日,《自然》和《科学》杂志同时报道了2022年10月在西班牙水貂养殖场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强调一种可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H5N1型流感病毒或增加人类和野生动... -
中疾控:对新冠病毒变异不恐慌不轻视 做好自己健康的责任人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防控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XBB最... -
史无前例的“舍肝救心”手术取得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心脏研究所的专家报告了一项创造历史的手术,一名患者接受了两个捐赠器官,一个肝脏和一个心脏,其中肝... -
“数字桥梁”助瘫痪者自然站立行走
《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指出,一种能恢复大脑和脊髓间通信的植入装置,被证明能帮助手臂和腿部瘫痪患者自然站立和行走。该装置还被发现能促进神经恢复,... -
人体组织基因突变图谱绘成 有助更好诊疗相关遗传病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人员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健康人体组织合子(两个配子遗传物质融合在一起)后基因组突变图谱,此项科学进展可为诊断和治疗遗传病开辟新途... -
癌细胞如何扩散到大脑有新线索
当癌细胞扩散到大脑时,治疗会变得非常棘手。大多数针对转移瘤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或者在治疗脑转移瘤方面无效。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的新研究为癌细胞如... -
独特人类基因进化是平衡行为
人类和黑猩猩的DNA仅百分之一不同。人类加速区域(HAR)是基因组的一部分,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数以千计的人类和黑猩猩HAR,发现人类进化过程中积累的许多变化... -
科学家为肺癌演化绘制“分子画像”
科技日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人类尚缺乏对这一疾病背后生物机制的全面理解。《自然》和《自然·医学》杂志新发表了... -
五种关键食物可保肠道健康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来源,而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胃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健康,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7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指... -
微针贴片:助你免去打针吃药之苦
很多人害怕打针的痛和吃药的苦。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革命性的、更温和的用药方式免去人们打针吃药的痛苦,那就是微针贴片。 微针贴片是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器件,... -
“夜光”蛋白能快速分析检测病毒
科技日报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张佳欣)尽管针对病毒感染的高度敏感诊断测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仍需要复杂的技术来准备样本或解释结果,这使得它们在医疗资源稀缺地区... -
过量游离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科技日报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BMC医学》杂志1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游离糖(即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 -
首例出生前胎儿脑部手术成功实施
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医生首次成功对仍在子宫内的胎儿实施了脑部手术,以修复其畸形的血管。这名婴儿出生几周后即出院,目前不需要任何药物或其他... -
食品、人体器官、火箭……3D打印正向诸多领域延展
3D打印工艺是指由机器自主“打印”连续的一层层软性、液体或粉末状材料,这些材料会迅速硬化或融合,从而形成三维固态物体。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3D打印技术... -
新型水凝胶皮肤具有触觉传感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5月4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启发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的基于水凝胶的皮肤,这种极其柔韧的皮肤使用一系列电极和一种算法重建触觉... -
骨关节炎相关遗传机制发现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研究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遗传机制,这种机制会导致部分俄罗斯居民罹患膝骨关节炎。所获得的数据将提高这种疾病的防治质量,并有助... -
饮酒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或与肠道菌群有关
2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获悉,该院泌尿外科团队近日在国际期刊《微生物学前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深入探讨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