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以先进技术预警气象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
“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联合天津市气象台,于6月21日在全国首次发布高温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并给予防护建议。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数据为例,预警之前,随着天... -
早段限时饮食可改善代谢健康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地时间6月15日,在芝加哥举行的202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上,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公布的研究显示,作为间歇性禁食的一种形式,... -
新型无辐射磁粉成像扫描仪面世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刘霞)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物理学家和医生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便携式扫描仪,可借助新的无辐射成像技术——磁粉成像,可视化人体内... -
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发布
科技日报上海7月12日电 (侯树文 记者王春)由86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人类大脑,就像一座结构精巧的迷宫。为了绘制出这座迷宫的地图,脑科学家们将目光聚焦在猕猴... -
给活病毒加“壳子”,让免疫系统做“真题”
当前,几乎所有的疫苗都是通过对病毒进行“改头换面”获得的。而新研究则用特殊材料给活体病毒套个“壳儿”,在体内定点形成“免疫微工厂”,在锁住病毒的同时,安全、高效... -
肺癌病因学和放化疗应答研究取得新突破
科技日报武汉6月13日电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陈浩)13日,记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肿瘤中心宋启斌、姚颐、张平锋研究团队在肺癌病因学和放化疗应答研究... -
机械纳米手术或改善脑癌治疗
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机械纳米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即使是对侵袭性、化疗耐药癌症也有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 -
新纳米颗粒可在肺部进行基因编辑
美国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颗粒,可用于肺部,在那里它可以传递编码有用蛋白质的信使RNA(mRNA)。随着进一步发展,这些颗粒能为囊性纤维化和其他肺部疾病提... -
大脑中有个“干吃不胖”的控制开关
一项I期临床试验显示,科学家已经可以成功地减轻高脂肪饮食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脂肪量,同时不扰乱它们的食欲。如果人体试验成功,一种新药可能会彻底改变肥胖症的治疗。... -
急性脑卒中治疗有了新策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6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内科杨清武教授和资文杰教授团队牵头发起的前瞻性、多中... -
基因治疗首次恢复老鼠听力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分子疗法》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最近开发出了一款成熟的小鼠模型,首次利用基因疗法,恢复了老年动物模型的听力,最新方法有望应用于人类。 ... -
基因组新数据或改写人类进化史
新的人类进化模型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多个祖先种群。5月1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对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智人是从非洲多个不同的种群进化而... -
新型凝胶可完全治愈侵袭性脑肿瘤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科学家将抗癌药物和抗体结合在溶液中自组装成凝胶,以填充手术切除脑肿瘤后留下的微小凹槽。目前的药物难以到达并抑制肿瘤生长... -
新抗真菌分子对多种感染有效
科技日报北京8月8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对多种真菌感染有效,且对人体细胞无毒,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突破性方法... -
碱基编辑治疗特殊贫血症显优势
通过基因疗法改变血红蛋白基因,或可治愈镰状细胞病(SCD)和β地中海贫血。据3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的论文,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 -
电流激发工程化细胞产生胰岛素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代谢》31日发表的一项生物技术突破称,科学家实现了用电流在改造的人类细胞里激活基因表达。这是一项以糖尿病小鼠为... -
子宫内膜癌治疗有了新方式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通讯员黄琪奥)7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妇产科王延洲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孙力教授... -
探索生命起源!我国研究团队又有新发现
◎本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王 敏 7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该所的最新研究成果。... -
AI语言模型“提速”药物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的人工智能算法,这种称为ConPL... -
人造电子皮肤破损后可自行修复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一种多层薄膜传感器,这种人造电子皮肤可在愈合过程中自动重新排列。这是模仿人类皮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