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细胞治疗心衰规模最大试验结果公布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得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的科学家27日宣布了迄今最大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细胞治疗试验结果。该疗法针对因射血分数低导致的慢性... -
心磁图仪:另辟蹊径查“心病”
心磁图仪就是利用极高灵敏度的磁探测器,采集人体心脏磁场信号并进行分析的功能学检查设备。心磁图仪用于描记心磁图,以敏感的多通道传感器阵列,于胸部上方记录心动周期中... -
CRISPR疗法治病能走多远
维多利亚·格雷患有一种被称为镰状细胞病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形成异常的“镰刀”形状,阻塞毛细血管,患者不但疼痛异常,还可能造成器官损伤。自记事起,疼... -
小心!身上有静电更易吸引蜱虫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蜱虫可以被宿主自然积累的静电吸引到比自身大几倍的气隙中。这可能会极大地提高它们寻找寄生宿主的效率,因为蜱虫不会飞、不会跳,所... -
科学家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齐芳)人类的多种遗传疾病和先天缺陷在胚胎发育早期已被决定。但由于科研伦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科学家们很难直接获取人类早期胚胎进行研... -
海蜘蛛可再生身体重要部位为再生医学研究带来新启示
一项新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的研究发现,海蜘蛛有神奇的再生本领,可再生其身体中的一些重要部位,而不像其他一些节肢动物那样仅能再生腿脚。该发现或... -
导致皮肤老化的重要蛋白发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西班牙科学家在6月8日出版的《自然·衰老》杂志上刊发论文称,IL-17蛋白是导致皮肤老化的关键因素,其参与和衰老相关的各种活动,阻断... -
西安成功实施手臂重建再造手术
本报西安4月11日电(记者龚仕建)被机器完全绞断的手臂,寄养在小腿上再回植。4月11日,空军军医大学对外发布,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前臂毁损断肢异位寄养后全形... -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
和往常一样,早上8点,天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张英驰来到实验室,换好洁净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将培养基放在水浴锅中。半小时后,他开始处理细胞。显微... -
何严萍代表:让新药研发更高效更便利
◎本报记者 赵汉斌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何严萍,是云南大学的一位教授。何严萍长期致力于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在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 -
身心联系深植于大脑
科技日报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身体和思想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的观点,不仅仅是一种抽象概念。因为科学家发现,控制运动的人类脑区,可能由两个十分不同的... -
癌细胞扩散新机制发现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发现揭示了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关键细节,并提出了阻止其扩散的新疗法。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可能代表着细胞生物学的... -
仿生电子皮肤像鳄鱼皮般柔韧
开发具有多种感官的电子皮肤对于康复、医疗保健、假肢和机器人技术等诸多领域都至关重要。这项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可拉伸压力传感器,它可检测各种类型的触摸和压力。最近... -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科技日报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人员阐明了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 -
干细胞“上天”造血只为落地救人
人的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可分化为人体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干细胞在疾病治疗、组织修复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干细胞的突破性研究... -
科学家找到疫苗中鲨鱼化合物替代品
科技日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npj·疫苗》杂志16日发表了一项研究,描述了20多种半合成角鲨烯类似物,角鲨烯是从鲨鱼肝油中提取的化合物,能用来... -
单细胞纳米“文身”可提前预警疾病
科技日报北京8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纳米级“文身”,呈现为附着在活细胞上的点和线。这一技术首次允许将光学元件或电... -
年轻血液可将年老小鼠寿命延长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杜克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手术将20个月大的小鼠与其他同年龄的小鼠或3个月大的小鼠连接在一起3个月,然后将它们分离,... -
“特洛伊木马”细菌诱导癌细胞自毁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首次将细菌产生的毒素编码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分子,并将含有这些分子的纳米颗粒直接递送给癌细胞,使癌细胞产生毒素,最终自杀,自杀... -
新型口服给药系统重塑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环境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 史森方)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广泛发生于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疾病,治疗失败率较高,侵害着数百万人的健康。3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